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首次被寫進政府電纜包帶機工作報告,成為全國兩會金融領域熱議的話題之一。
連日來,各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掀起了學習貫徹全國兩會重要精神的熱潮。從結合本職工作到如何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做好五篇大文章,財務公司行業積極行動。
“財務公司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因改革而生、因發展而興,是與實體經濟連接最為緊密的非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化工程集團財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濤表示,“我們要全面學習全國兩會精神,結合實際認領任務、主動作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努力發揮金融作用。”
怎么看:
明確高質量發展重要領域
財務公司人士紛紛表示,要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積極做好五篇大文章,將以金融活水“精準滴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強化責任擔當,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不僅有利于我國金融強國建設,而且對于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具有良好的助推作用和深遠的現實意義。”中國鐵建財務公司董事長周仲華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盧濤表示,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社會全面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發展和壯大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是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更加凸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屬性,是金融行業承擔自身功能使命的題中應有之義。
怎么干:
金融服務既要有高度又要有精度
政府工作報告要求,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落實金融體制改革部署,加大對高質量發展的財稅金融支持。
下一步,財務公司將如何圍繞政策導向、結合自身實際,發揮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特色,以改革促發展、以創新增活力,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為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周仲華表示,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要進一步加大落實力度,不斷強化創新研發能力,持續豐富相應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提高金融產品服務的可得性、覆蓋率和滿意度,為五篇大文章相關聯的優質客戶提供更加綜合化、多元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
金融服務既要有“高度”,完善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又要有“精度”,強基礎、鍛所長,對關鍵領域、重點產業精準施策、精耕細作。
“我們將充分利用再貼現、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推動中國化學重點領域金融需求與國家貨幣政策精準對接,發揮金融橋梁作用。”盧濤在結合自身服務石油和化學工業工程產業發展的經驗與目標時說,中化工程財務公司將圍繞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減排、供應鏈穩鏈固鏈、數智化轉型等領域挖掘金融需求、前置金融服務、創新金融產品、培育金融力量。
就具體如何布局,周仲華認為,財務公司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發力:一是結合內外需求,進一步做好發展戰略適應性調整,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資源配置;二是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建立健全與之相適應的體制機制,構建更加靈活高效的企業經營體系、產品創新體系和客戶服務體系;三是大力聚焦核心功能,圍繞品牌、客戶、產品、渠道等領域培育差異化優勢,提高核心競爭力;四是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提升全方位數字化經營水平,提高“一站式”金融服務能力。